进入浏览器设置页面,点击右侧上方三个点图标后选择“扩展程序”,或直接在地址栏输入`chrome://extensions/`打开管理界面。在此查看已安装的所有扩展及其权限列表,重点检查是否存在“读取浏览记录”“修改网页内容”等敏感权限授权。若发现可疑项,立即点击对应扩展的“移除”按钮彻底卸载。
安装新扩展时务必通过Chrome网上应用店官方渠道获取。在安装界面仔细审核每个请求的权限条目,拒绝勾选非必要的选项(如“访问所有网站数据”)。优先选择用户基数大、更新频繁且经过社区验证的工具,避免安装来源不明的第三方插件。
启用沙盒隔离机制增强安全性。在地址栏输入`chrome://flags/`搜索并开启“Extensions sandbox”实验功能,这将限制扩展运行环境与系统底层交互。同时进入具体扩展的详情页,勾选“在沙盒中运行”选项,有效阻断恶意代码窃取本地数据的可能性。
定期维护已安装的扩展组件。每月至少一次访问`chrome://extensions/`页面,检查各插件的最后更新时间,及时点击“更新”按钮修复安全漏洞。对于超过三个月未维护的陈旧扩展,建议直接禁用或删除处理。
配置策略强制安装规范。通过`chrome://policy/`页面设置“ExtensionInstallBlacklist”策略,禁止从非官方源安装扩展。在Windows系统中可使用组策略编辑器进一步限制安装路径,确保所有新增插件均来自Chrome Web Store认证渠道。
监控异常网络活动。按`Shift+Esc`组合键启动任务管理器,重点关注扩展进程的CPU占用率和网络请求目标。若发现某个扩展频繁连接陌生域名(如以.ru或.top结尾的服务器),立即终止相关进程并向安全团队举报。
深度清理残留配置文件。卸载扩展后手动删除以下目录中的缓存文件:`C:\Users\[用户名]\AppData\Local\Google\Chrome\User Data\Default\Extensions\[ID]\`。随后在浏览器设置的隐私板块执行全面数据清除,勾选“Cookies和其他网站数据”及“插件数据”选项,杜绝残留脚本复活风险。
测试插件行为真实性。打开无痕模式窗口(快捷键Ctrl+Shift+N),加载目标扩展后模拟正常浏览操作。观察其是否仍能记录历史记录——若在隐身状态下依然活跃,则表明该插件存在绕过权限控制的高危行为,需永久拉黑处理。
通过上述步骤逐步排查和处理,通常可以解决大部分关于谷歌浏览器防止扩展劫持浏览记录的问题。如果问题依旧存在,建议联系官方技术支持团队获取进一步帮助。